寫在開頭,我其實不知道這篇文章算是什麼,勉強可以說是生存證明吧?寫給我自己看的,應該也沒多少人會看。
-
我已經許久沒有拿起筆了,一定程度上背棄了我曾經信誓旦旦的豪語,故事還是有的,畫面依然存在,只是臨到以文字成型的關頭總提不起勁。疲憊源於生活、源於心理,我連自己的想法都難以描述,那我該怎麼寫好一個故事?
我覺得我沒資格。
最近喜歡上一個中國男歌手——周深,其實很早就知道他,只是真正喜歡上這個人還是這半年的事情。我其實不太願意用「粉」這個字,心底深處覺得我的喜歡不是那些所謂迷妹們那種膚淺的喜歡,後來想想,在其他人眼裡,大抵都是一樣的,就是追星而已。
我想我是個有點怪的人,在國、高中乃至大學時期,同儕們個個嚷著喜歡哪個哪個歌手、演員,而那時其實我半點也沒注意,別人問起偶像時只能隨口說個名字,音樂播放列表裡永遠是一整串的動畫歌曲。後來入了古風的圈子,談論間說出口的永遠是別人眼底的陌生,偶然放給眾人聽的音樂使人難以接受,即使在網路上仍有不少同好,我依然覺得身邊空蕩蕩,無人理解、難以被人接受,我站在世界之外。
所以那時候我拿起筆,我想,別人無法理解的我,就寫下來,也許這樣我就容易被理解了。即使結果不算成功,至少我還能反覆閱讀我曾經留下的我,看一看自己,聊表慰藉。
話扯遠了。我這人對音樂、畫面、文字有一套自己的標準,我相信大家都是一樣的。以音樂來說,我幾乎不會認準一個歌手的所有歌,就只是單純的去欣賞這首歌是否符合我的「標準」、能否觸動我,演戲如是,小說亦是。因此我不太介意歌手是誰,只要他在這個作品裡演繹的情感到位,我聽著舒服且能共情,那就是我的心頭愛,就如我喜歡中國歌手毛不易的作品,他的歌能讓我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,世界上像我這樣平凡且為生活煩惱的人還有很多。
而周深,我聽見他聲音的時候便覺得心靈被撫慰,玄幻一點來講,他的歌聲有魔力,能讓我平靜下來,這是我第一次,如此的沈迷於一個人的聲音,以至於後來關注他的採訪,才深深地喜歡上這個人展現出來的性格。
跟著他去關注了一部中國的綜藝節目——聲入人心,一個主打美聲類的音樂綜藝節目。我幾乎不看綜藝節目,甚至所謂的直播、youtube上的影片也很少看,沒想到最後栽在這個節目上,後面用拼音縮寫srrx代稱吧。
srrx大致內容是36個成員經過三個月的考驗,最終從中選出六位成員具有發行專輯與巡演的資格,看上去與尋常音樂綜藝接近,但srrx聲稱不採淘汰制度,且成員組成包含歌劇演員、音樂劇演員、流行歌手及在校生。
可能是不具淘汰制度的緣故,成員間並不像多數音樂節目一般劍拔弩張,不敢說36人間心結全無,但就觀眾於節目及成員個人微博上看來都是和樂融融。當他們談及理想時眼神放光,更有許多人是為了推廣所謂的「高雅藝術」而來參加這個節目,至少就我看來十分感動,不能說我完全接受歌劇及音樂劇這類的表演型態,但我起碼能夠嘗試看看。
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人形容那種感受,有點像是心裡最軟的那塊被他們展現出來的一切給戳到,我喜歡看著別人為了夢想閃閃發光的樣子,我不一定做得到,但哪怕只是看著,我都會打從心底為他們覺得高興。
我希望把這樣的想法告訴別人,但這太難以形容,於是我試著將這個節目以及想法一起推薦給我身邊的親朋好友,我試著告訴他們這樣的我,但我終究只落得一個追星、迷妹的稱號,
甚至被我母親問說:妳有沒有一點正常的歌?
其實那一刻我是心碎的,然而我只能哽著一口氣告訴他們這些也是音樂。
我終究沒能得到別人的認同,沒能得到別人的理解,那個難以言喻的、複雜且捉摸不透的我,估計沒有人能夠看懂。
我的朋友和我說:妳有發現從頭到尾只有妳自己一個人喜歡這些嗎?
我想我很早就知道,但喜歡的東西這種事本來也就不能強求,我只是想試著找到一個人,他能夠稍微喜歡一下我也喜歡的這些,這樣我就能告訴他,這些東西裡頭寄託了一部分的我。朋友、家人、戀人,誰都好,只要能讓我知道我的想法是有人能夠理解的就好,我不是一團只有自己能夠理解的雜亂毛線就好。
直到現在,我依然沒有找到。
每當我和身邊的人講些我的想法時,講到一半又會挫敗的放棄,將話題轉向輕鬆的調笑、閒聊。我想他們不是有意的,但當我看見他們眼神的時候我就知道,其實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我的想法,但是他們仍然願意傾聽,哪怕他們到最後依然不明白。
不如就別浪費時間了吧?我也可以若無其事的聊天,講些無關痛癢的話題,真正的我留給我自己,若是別人不能明白那也沒關係,還有我,還有自己。
和我封閉的社交也有莫大關係,但我想這是個惡性循環,連身邊的人都莫可奈何,又該如何寄望未能相熟的陌生人?網路上的相言甚歡的那些朋友,離開屏幕後身邊依然空空蕩蕩。
沒關係的,我還有我,還有我的筆,跟故事。
那些說不出口的、別人不懂的,就寫下來,然後我自己能看一看,也許有天有人能看一看。
呀,總會有的。